最近网络上流传一个相当震撼的消息配资网站推荐,说特朗普可能为了进一步制裁俄罗斯,打算对中国和印度的商品加征高达500%的关税。虽然这个消息听起来十分夸张,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。毕竟特朗普的作风大家都很熟悉——喜欢玩大动作、搞重磅政策。
这件事情是怎么传出来的呢?
先来讲讲背景。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,美国带着盟友们对俄罗斯展开了严厉制裁,层层加码,目标是极大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力量。但俄罗斯并不是软柿子,他们另辟蹊径,把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给中国和印度。数据显示,中国购买了俄罗斯大约30%的石油,印度则占了约20%,这两个国家几乎撑起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大半壁江山。
美国发现这种局面不妙,单纯制裁俄罗斯已经不够,还得盯紧俄罗斯的“买家”。于是,共和党参议员林赛·格雷厄姆(Lindsey Graham)跳出来,提出一项针对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国家的“二级制裁”法案,核心内容就是对这些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高达500%的关税。据说特朗普对此表示支持,预计这项法案将在2025年7月提交国会审议。
消息一出,网络瞬间炸开了锅。有人认为这完全是特朗普一贯“关税大棒”的风格,也有人觉得这只是吓唬人的噱头。无论如何,这个提案尚未正式生效,截至2025年7月14日,还没有官方文件显示已经开始执行。不过,单单这个提议就足以让全球市场感到紧张。
这项法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?会带来怎样的影响?
格雷厄姆的逻辑很直白:既然中国和印度购买了俄罗斯70%的石油,就等于在给普京的“战争机器”输血。要切断这条资金链,就得让中印两国不敢再买俄罗斯的能源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税——把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抬高到翻几倍,让他们自己衡量买俄罗斯石油划算,还是保住美国市场更重要。
举个简单例子,这500%的关税到底有多夸张呢?假设一件中国制造的T恤在美国售价10美元,加征500%关税后,税额高达50美元,总价变成60美元。谁还买得起?美国消费者心里清楚,肯定会转向购买其他国家商品,或者干脆不买。中国和印度对美出口占两国整体贸易的比重不小,尤其是中国,假如美国市场收缩,制造业和就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。
再看看印度。印度与俄罗斯能源合作密切,尤其是便宜的石油对印度经济至关重要。如果美国真的实施如此高额关税,印度就必须在能源安全和出口市场之间左右为难。
不过,这事对美国自身也有不少负面影响。加征500%的关税后,中印商品几乎无法在美国市场销售,美国消费者的日常用品和电子产品价格将大幅上涨。毕竟很多东西都是“中国制造”或“印度制造”的。物价一旦飞涨,美国的通胀压力会更加严峻,普通老百姓生活成本增加,特朗普的支持率也可能因此下滑。
此外,美国企业也会受到严重冲击。像苹果、沃尔玛这样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公司,成本必然暴增,利润被压缩,股价可能大幅波动。更别说如果中国和印度采取反制措施,实施报复性关税,美国的农民和制造业也难逃损失。回想当年中美贸易战,美国大豆出口受阻,现如今若再来一次贸易摩擦,影响将更加深远。
这还只是局部影响。全球贸易体系本来错综复杂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美国一旦掀起这场贸易风暴,其他国家可能纷纷效仿,甚至绕开美国市场。中国和印度若转向欧洲、非洲等市场,加速全球供应链重组,贸易战或许会升级成全球性经济战,最终谁也逃脱不了波及。
各国对此反应如何?
面对美国的威胁,各方态度各异,但普遍反应都不乐观。
中国方面立场坚决。2025年3月31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,中俄合作不针对任何国家,也不害怕任何外来干涉。贸易战和关税战没有赢家,美国的做法不仅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,还破坏了全球贸易秩序,对自己也没有好处。言下之意很明确:你想加税,我们照样开展合作。
印度也毫不示弱。2025年7月9日,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直言不讳,印度是主权国家,能源政策由自己决定,美国无权干涉。他还表示,如果美国真的加征关税,印度必定会采取反制措施。态度强硬,毕竟印度与俄罗斯关系密切,不愿轻易屈服。
欧盟和加拿大也纷纷表达关切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,美国这种无理加税只会进一步恶化国际贸易环境。加拿大总理卡尼警告称,特朗普的做法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加拿大经济也难独善其身。毕竟没有人愿意看到全球经济进一步混乱。
这项法案基于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,赋予总统对“不公平贸易”采取行动的权力。然而,500%的关税在国际贸易规则中极具争议。
世贸组织(WTO)推行“最惠国待遇”原则,要求成员国一视同仁,禁止差别待遇和歧视性关税。如果美国对中印征收如此高额关税,很可能被WTO认定为违规。中国和印度完全有权向WTO投诉,申请采取报复性措施,这将让美国陷入被动。
更何况,实际操作层面也难以简单执行。首先要确定中印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具体数据,如何核实和统计成问题。海关部门如何监管执行也是技术难题。加上美国国内反对声浪强烈,企业和消费者抗议不断,国会是否能通过该法案尚充满变数。
特朗普为何坚持这样做?
特朗普支持这项法案,动机很明显。
他一直推崇贸易保护主义,认为高关税是保护美国制造业和就业的利器。这次针对中国和印度,也是想借机增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。
此外,制裁俄罗斯是两党共识,特朗普借此机会既能打压俄罗斯,也能向中国和印度施压,还能在国内政治中争取支持,达到多赢效果。
他还有一盘算,就是用关税逼迫中印在知识产权保护、市场准入等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做出让步。极限施压是他的惯用手法。
不过,这招也潜藏风险。全球经济本就脆弱,再这样大动作,可能会拖累全球经济,甚至将美国自身也拖入困境。美国通胀如果因此进一步恶化,特朗普的经济牌面可能变得难以打出。
目前,这项法案仍处于悬而未决状态,能否通过,如何执行都尚未明朗。但有一点毋庸置疑:如果真打起来,恐怕没有人能够真正获益。
配资网站推荐
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